close

  

快門光圈ISO的三角關係

要控制一張照片明暗,是由光圈、快門以及ISO三者配對所產生的。 
如果快門、ISO維持不變的話,光圈愈大照片愈亮,光圈愈小照片愈暗; 
光圈、ISO維持不變的話,快門愈慢照片愈亮,快門愈快照片愈亮; 
光圈、快門維持不變的話,ISO愈高照片愈亮,ISO愈低照片愈暗。 
或許有人這時要問了:「既然這三者都可以獨立影響照片的明暗,我們不是只需要調整其中一種就能照相了嗎? 
是本篇文章所要討論的。
若固定ISO, 則光圈與快門應呈現反比關係,亦即一則為增,另一便為減,以達成固定曝光量

何謂快門?

首先來談快門,這指的是照片的曝光時間,單位為秒,通常是幾十分之一到幾百分之一秒。
快門快慢對於明暗的影響很容易理解,曝光時間愈長,進來的光線愈多,照片也就愈亮,若單以快門來決定照片明暗的話,拍靜物還可以,拍動的事物就會遇到不一樣的結果。同樣是拍水,快門快的話,可以拍出如水晶般的照片,慢的快門則可以拍出絲縵般的照片

快門的速度會影響拍出來的結果,且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只能用很快的快門來拍照,而光線昏暗的地方則快門速度永遠很慢。

快門速度S分為:

 、 2 、 4 、 8 、 15 、 30 、 60 、 125 、 250 、 500 、 1000

其中l代表1秒,21/2……10001/1000秒,依序類推,為每一次讓底片曝光的時間。數目字愈小開啟時間愈長;反之則愈短。為了便於計算曝光量,快門速度都採幾何級數的倍數方式在增減
 
我們的照相機上或許還有一或兩擋附加的設置--T門和B門就是在快門轉盤上標示B的快門),它是藉由快門按下時間的長短來決定每一次曝光的時間,,由人為來操作快門開/閉的動作,所以沒有一定的秒數。。這些設置能夠獲得比刻度盤上任何預置速度都要長的曝光,利用它們可以獲得長達幾秒、幾分鐘甚至幾小時的曝光。

 

快門就是控制光在CCD(或底片)上成像時間的參數。
一般的快門時間從1/5000秒~30秒或B快門。參數值的大小,取決於機身。

 

快門影響到影像在CCD上成象的時間,足夠的時間,才能夠形成色彩豐富的影像,快門太快影像會暗;相對的快門太長,影像會過亮。

高速快門主要(1/250以上),主要用來拍攝凝結的畫面面,例如運動會衝過終點的瞬間、快速行駛過去的汽車、瞬間濺出的水花

慢速快門,則可用來拍攝,瀑布的細流、夜景、星軌、及夜間汽車行駛時車燈的流線 

 

鏡頭拍照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快門的問題,所謂安全快門=1/焦距,例如使用100mm的鏡頭使,快門時間至少要1/100秒,才不容易產生影像晃動的情形。

何謂光圈?

光圈和人類眼睛的瞳孔原理相同,利用光圈的調節可以提供影像的進光量,光圈愈大(數值愈小)進光量就愈多!但相片因為有曝光量的限制故便設計了快門來限制進光量的多寡,同樣的曝光值光圈和快門是成反比的!

也就是光圈調大一格快門就得調快一格(相對的光圈調小一格快門就得調慢一格)!

而快門關係著焦距前後的影像成像清析度(即景深),如想要拍出主題清楚背景模糊的相片就可以調成大光圈及較快的快門,相反的!

如果要拍風景,就要把光圈盡量調小及較慢的快門來延長曝光時間 

「光圈」的位置是在鏡頭內,由數片金屬片所組成的一個環形的結構,光圈中有個圓形的孔,控制這個孔的大小就可控制光線進入的量,當圓形孔變大時光線進入的量就大,我們稱為大光圈,而圓形孔變小時光線進入的量就小,我們稱為小光圈。

光圈的計量單位為光圈值,以 f 表示之,標準的光圈值有 :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


大小光圈的表示以 F 值決定

光圈值越大(F值越小)
F 值越小, 例如 F/2.8, F/2.0... 代表光圈越大
F 值越大, 例如 F/8, F/11... 代表光圈越小
光圈值愈小代表光圈愈大(即是圓形孔開的最大)即f1為最大光圈,f64為最小光圈。

 

而每一個光圈值之間的進光量都是相差兩倍,例如f4的進光量是f5.6的兩倍,而f8的進光量是f11的兩倍,所以f4的進光量就是f11的8倍。

光圈的大小最主要的是影響光線的進光量,對於照片的影響就是明亮程度,光圈大時進光量大,照片就較亮,光圈小時進光量小,照片就變暗。

光圈的大小除了影響明暗程度外,它也會影響到照片的景深(照片主體以外的模糊程度),光圈大景深淺(除主體外其餘部份皆模糊),光圈小景深長(主體及其餘部份皆清楚)。


光圈與快門如何配合?

    一般而言,光圈越大,景物清楚的範圍就會越小,背景就越模糊,拍攝的主體較有立體感,主題也更為明確。而快門速度愈慢,所拍攝的影像會呈現動感。欲將運動中物體拍攝成定格影像,則要用快速快門,如1/2000秒。當然快門速度的應用不只如此,但基本上一張好的照片,先決條件為適切的曝光量。而拍攝照片時,光圈與快門要相互配合才能獲得適切的曝光量。
    

    以人像攝影而言,測光是測在臉部,甚至更嚴格一點,測在眼睛。將觀景窗畫面中的測光點移至臉部位置,測好光後再移至正確構圖按下第二道快門,以得到正確曝光量。


什麼是ISO?

ISO 的中文名稱是感光度,是指膠卷或感光元件 (CMOS / CCD) 對光的靈敏度。ISO以數字,如100,200,400,800等,來表達感光度的高低。

數字越低代表對光的靈敏度越低,不過影像的微粒較幼細,因為雜訊(或稱噪點,Noise)比較少。

相反,高ISO對光的靈敏度較高,但成像會有較多雜訊。

 

ISO是照片的感光度: 

ISO越低(大約 ISO100 ~ ISO400)    – 感光度低,但影像質素越細膩 

ISO越高(大約 ISO1600 ~ ISO6400)  – 感光度高,影像質素會下降,但可令我們在光圈快門的組合不夠曝光量時,令我們的曝光增加

當感真度每高一級,光圈值或快門便可減一級,舉例:用ISO 100拍攝時,如光圈及快門是f/5.6及1/125的話,若使用ISO 400時,光圈便可用f/11或快門改為1/500,或光圈及快門各收細一級,即f/8及1/250,餘此類推。 
ISO 100可以說是較常用的感光速度,而ISO 400較適合室內或陰天下拍攝,ISO 800或以上就要在較暗的環境下才用,因為ISO愈高,雜訊愈高,畫質愈差。

 

景深(Depth of Field)
 
景深,光圈愈大景深愈淺,光圈愈細景深愈闊;
所謂景深(depth of field),其實是影像的清晰深度範圍,若景深越闊,景物的清晰範圍便越大,即在清晰主體前或後一定距離上的景物都看來清晰。
收細光圈可增加景深,但須當光圈收細之後,進入鏡頭的光線便會減少,便要以較慢的快門來配合,有時,拍攝風景或紀實影像為了爭取闊一點景深,不惜儘可能用最慢的快門來拍攝;反之,拍攝人像常要淺景深,就要開大光圈,快門就要快一些。


手動曝光(M)

m模式,適用於想自已控制光圈快門時,例如室內拍攝人像時用閃光燈;

可能會用最大光圈再縮一級的光圈,配上極限的安全快門,人物的亮度再由閃光燈調整;

例如28-75 f2.5的鏡頭,可能用75mm端、f4、1/45的快門,這樣可獲得較明亮的背景,主體再由閃燈去加減。


 

 

來源:網路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